我从小在五莲长大,不过转悠了好几个地方,主要是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最新留在我记忆里的就是王世疃的北田庄村,那是我出生的地方,还能有点印象的就是村边有条河,我和弟弟经常到河里捉鱼,然后就是被妈妈逮回家,因为她相信小时候捉鱼摸虾,长大了没出息的说法,揍一顿是免不了的。等多年过后,再回到北田庄村上坟的时候,看到小河里都是挖沙的车,不知道鱼还有没有?
大概5岁左右吧,就离开北田庄来到了罗圈,在哪里度过了3年多的时光。事实求是的讲,留在我童年中的回忆大多是在罗圈这个地方,打松菱子,捉蝍溜龟。有一次我到河里捉鱼的时候被玻璃划伤了脚,缝了十多针。到现在还能看得很清楚。
五莲王世疃、罗圈和许孟
你需要登录,才能进行发帖操作
[i=s] 本帖最后由 misa12 于 2009-10-29 14:22 编辑 [/i] [b][size=5][color=Red]青蚨还钱,呵呵是一家子?光廷永常久夫秀![/color][/size][/b]
罗圈是从我们中至分出去的。我也是半个罗圈人。我姥姥家是罗圈的。
接着写啊,好像还未完吧
45年前上高中时,我们班唯一一个骑自行车回家拿煎饼的王君洪,是王世疃的。印象中的他,胖胖的,对同学很热情,经常给大家理发,办事很麻利。
北田庄现在留在记忆中的大多是母亲所说,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走路到乐山村的姥姥家,那一年,我5岁,弟弟3岁。后来被姑姑找回来,现在姑姑见了我还将给我听。罗圈的小学就在粮所不远,我还在学校种过树,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我的脚割伤后,班里的同学轮流接送我,还有一位同学给我补课,叫王什么雪,现在想想,很感动。去许孟是小学5年级的时候,后来又上了许孟初中。在许孟镇政府驻地西边有一条小河,夏天的时候就经常去河里游泳,捉鱼。有一年大旱,学校组织我们去给河边的小树浇水,现在也不知道哪些小树长得多高了。许孟初中时我的班主任叫许崇运,当时好像不是在编的老师,现在还在许孟初中,许老师很好,有一次我考试考的不好,他把我叫出来给了我一捶,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真是为学生好。有一次和同学爬马儿山,山上开满了迎春花,在松树和杂草间迎风摇曳,漂亮!前几年去丽江爬玉龙雪山,在山的半腰看到了满山遍野的野花,很真有点马儿山的味道。从山上下来,就着羊肉汤吃了一斤大饼。
[size=4][color=Red]其实五莲建国初的行政区划划分是最合理的.过去民国时期划分也是按照水流和山脉来划分.不同的地理和河流养育了不同的文化.例如五莲的西南的石场(石场,杜家沟,山庄)典型的袁公河莒东山地文化,而于里(管帅,于里)是典型的莒北文化.东南地区的街头(街头,王疃)是典型的日照海派文化,许孟(许孟,院西)是典型的诸城特色,而过去的户部(户部,槎河)是五莲山地文明,东部的叩,潮因为靠近五莲而有所不同于五莲西北地区和西部文化,多少的有了一些灵性.历史上的中至包括七宝山,中至,罗圈.从文化上讲罗圈就是中至文化的,潍河分支的中至河是从石场与罗圈交界的横山发源地.我们说河流文明应该说罗圈流域是中至流域的源头.我祖先一个一个分支就在罗圈的姚家沟,罗圈的那棵老槐树历史一些年岁了.传说先有姚莫二沟,后有莒州城.此地区山高林密是五莲少有的原生态自然环境,要不是建设了张家沟水库的话,罗圈不会那么快的融合到了洪凝流域里.[/color][/size]
[b] [url= 网站链接 ]7#[/url] [i]misa12[/i] [/b]
河流文明,很有道理。
[b] [url= 网站链接 ]7#[/url] [i]misa12[/i] [/b]
是学庄水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