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ze=18][color=green]昨晚八点经过书店时,看见书店还在营业,想起一直想买的几本书,便逛了进去。书店里人不多,两个营业员靠着书架在低声聊天,五六个翻书人散落在倘大的书店里,很清静。很久不曾逛书店了,这熟悉的气氛,让我倍感亲切,照例先逛到现代文学那边,真有不少新书,没有这方面的计划,粗略看了一遍,便转到古典文学那边,找到了一直想买的这本论语,先看了看后面的标价,三十九元。抱在怀里,怕书店要关门,另外想买的几本书没找,付款时问收银员能否优惠些,收银员回答不能优惠,象每次买书一样,忍不住感叹现在书太贵。
回到家,把书扔到床上,准备认真的读一读。说起来,有很多年没认真的读书了。以前也是读过书的,而且读得很认真,只是后来觉得,读书对我来说,对现实生活一点用没有,而且会让我离现实越来越远。所以就远离了书,当然不可能完全离开,只是看的都是些杂志之类消遣的所谓书了。
“人不知,而不愠”是《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一篇《学而篇》中的第一章中的一句。全文如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篇相信看贴子的人都学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也是大家现在常用的一句,我也是常用。可是,当初学这论语时,年幼单纯,人生的履历还是白纸一张。当初学这古文,很难懂得其深刻的含义的,今天读来,体会却是比当初多许多了。
孔子,鲁国人。因为同生在齐鲁大地,所以还是在懵懂无知的少年时候就去过孔府。除了感觉孔府等级森然、雄伟庞大外,印象最深的是府上列出的几只那时候女人穿过的绣花鞋,看了那鞋子才知道古时候说女人的脚是三寸金莲绝不是夸张。那鞋子真得也就只有三寸,很难想象,那时候的女人为了将脚放进这样的鞋子里,受了多少磨难。而穿了这种鞋子的女人,又怎么够走得出自己的庭院?走不出自己的庭院的女人,又能发出怎样的声音?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一个“养”字也说出了那时候女人的地位。在此之前,对孔子的印象就这些了。
今天读这第一章中的三句话,却感觉这三句话就阐明了孔子的一生。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学而时习之,是他一生的事业。不亦说乎?是他一直做下去的动力。一个以讲学作为毕生乐趣的人,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一生都在学习,这是孔子做学问的态度。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一生与弟子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足见孔子的谦逊和好学。弟子与弟子之间也互相讨论学习。也是得益于孔子的这种态度。博采众长,才会有“圣人”的地位,这是孔子做人的态度。
我最要说明的就是这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四处讲学,也四处碰壁,却一点不生气。这是做人的境界了。首先这缘于一种自信,一个人如果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正确的,即使别人一时不理解,或者一个时代的人不理解,终会有被理解被接受的一天,所以无需生气。其次,一个人不可能被所有的人都理解都接受,即使你是圣人,也一样有人不理解和接受,这缘于对方的水平。和你的思想正确高低无关,更不需要生气了。这话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我行我素。我行我素,还关系到另外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何种洒脱和孤傲!想来孔子当时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被真正的认识到。孔子的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是曲高和寡的地位。二千多年来,无人超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一种思想,二千多年来,一直被推崇,这是如何的一种高度?如果孔子当初就慽慽于知音难觅,那这种情绪终会影响他的坚持和研究。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连外国人都研究的论语。人不知,而不愠,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很难。所以李泽厚先生说:“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
人很容易在别人的议论中怀疑自己,尤其是不成熟的少年时代,别人的看法会左右自己的行为。曾经很多次在别人的议论中伤心落泪,现在终于学会了淡然。一个人,不可能被所有的人理解和接受,如果自己认为自己所做的没有伤害他人,完全可以问心无愧,我行我素。这个世界是多彩的,任何一种颜色都不可能成就这个世界,所以无所谓哪种颜色更好些,个人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
人不知,而不愠,只能作为一种向往和追求,世人是很难达到的,因为我们都不是圣人嘛。
注: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color][/siz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