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本帖最后由 九仙山人 于 2011-11-16 19:51 编辑 [/i]
马耳山、分流山一线,东西走向横亘在五莲中部,犹如屋脊,把五莲一邑的山脉水情大致分作了两部分。界线往南,奇峰高耸,烟霞氤氲,东望藏马,南接海波。界线往北,矮岭低丘,若起若伏,溪归潍水,地接琅琊。其山势平顺、水流潆洄之处,先民结庐而居,瓜瓞绵延,生生不息。从地方志书的记载看,这些散布的村落,大多是明初以后立村,人们从山西、海州等地,结族而来,择地而驻,依靠群体之力,抗争自然,竞适社会,和睦乡邻,在艰辛的历史行途上,努力符应生存发展之道。
莲邑东北乡原,乃有古镇许孟。白练河在东,小水河在西,两水分别从马耳山、分流山峰谷之中,汇聚山泉,蜿蜒而出,渐行渐大,流绕山岭,连接村落,稽首东北,奔潍水而去。方圆几十里内,峰岑连绵,沟壑纵横,山水交汇处,夹杂小块平原。川原之间,举目四望,炊烟缭绕,林木葱茏,瓦舍俨然,村路如肠,池塘似镜,人们晨兴夕归,耕牧宴宴,固守千年的稼穑生活。从牛家官庄沿着古老的官道往东,两边墟落,布棋罗星,擦拭掉历史的风尘,这些村庄的美丽名称和神奇传说,依然熠熠生辉。饮马庄,传说中仙人云游至此,怡然小憩,在村中清泉流汇的水池里饮过马,那马,当然也是神马。院西,地当平阔处,唐宋时期本是佛教盛隆之所,元末明初,先民迁移至此,于二座大寺院之西立村,乃取名院西,于今寺庙早已片瓦无存,昔日的梵音也已飘渺而逝,走在村庄东边的断崖边,但见麦禾盈目,荻花似雪,六百年风雨,中间挟裹了多少兴衰轮替、沧海桑田。院西北面,并列着东西楼子村。平地拔起几层高楼,那是何等的壮观,何况一拔就是九座。村前的九楼崖,至今流传着“九子取金”的传说,可惜九子乃八子加一女婿,不符神仙规定,所以最终金银未曾取成。岁月已经把这九座楼的壮观景象湮灭殆尽,只有杨家,宋家,王家先后立在楼边的屋庐在,而那曾经绕楼而飞的燕子,不知落入了谁家。
院西南面,小水河畔,又并排着东西薛村。薛姓乃河东望族,出过薛仁贵这类的传奇人物,而在鲁中一带分布较少,以此名村,更为罕见。少年时期,随俗称谓,未曾深究。及长,稍听野老谈论故土山川地理,只言片语言及薛村,亦不甚了了。遂查阅旧志,岂知志书笔墨吝啬,只有寥寥数语:“薛村 ,郑姓于明洪武二年,由云南省凌云州乌撤卫迁此沟立村,以此沟多杏树取名杏花村。后以杏花白似雪改为雪村,后以谐音更名薛村。”“东薛村,明成化年间,郑姓从薛村迁居河下游,取名下薛村,后又改为东薛村。”
不甚详细的几行字,于我读来,已是如醉如痴。原来薛村竟然有如此诗意的名字,原来这个诗意的名字并非浪得。从此,杏花似雪,一天花影,伴着芬芳飘进了我的梦里,把那个含糊的“薛”字,扫出了这雅韵的句列。在我看来,“杏花村”非一般村可以称之。这个村子,须是清流绕庐,桃杏满山,隐然世外,不闻喧嚣;须是四时和合,敦睦守礼,风正俗淳,耕读传家。于此之外,再有酒铺一家,更为殊胜。而薛村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正可当之,以杏花村为名,毫不夸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相信,远来的行人,走在薛村的郊野,绝对也能碰到这样一位肠热的牧童。农耕时代,人们与山林草木接触更为直接,因此思维纯净,对自身生存处所的命名,更近于自然的本质。可惜,以后的逻辑转换就显得无奈甚至无理了,先是杏花以其颜色转化为雪,继之雪字以其谐音讹为薛字,如此两转之后,那个清明时节雨纷纷,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村落名字从此永远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一个文实不符的俗称。这个俗称,已经和自然的本来面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个杏花开时满村飘雪的地方,是我的姨家所在。由此,我与薛村,便有了不解之缘。
第一次造访薛村,大约是三四岁的孩提时代。三十多年过去了,在那些清晰和模糊糅杂在一起的记忆碎片里,仍旧顽强地保留着很多珍贵的影像。因为姨家的大表姐出嫁,我被母亲引领着,从人烟辐辏的院西往南,走进了这个静僻幽深、山环水抱的地方。那时候河水在村子东面,清流潺潺缓缓北去,鹅卵石铺满了河道,夹岸杨榆,参差成行,村姑在河边浣洗。村子静卧在河西岸,古树浓荫,遮蔽了半个村落,用碎石垒砌的房基,用麦草苫遮的房顶,塑造着古朴安然的氛围。孩童们聚集在街口和池塘边嬉闹,暮云四合时候,在傍晚黑暗的逼迫下他们很快便散失在弯弯曲曲的巷陌里。村东南面是山岭,高高低低的爬上去,多酸枣树,记忆中似乎没有杏树,也许是有的,我来的时候,不是春天,因此未能看到杏花飘飞的绚烂。姨家共有三个闺女一个儿子。嫁娶虽是人生大事,然而斗米升粟的贫寒人家,公事也只能是将就而办。几个红漆柜子,装填上几床花棉被,外加些起居物品,就将一个未出过远门的闺女打发到了十几里外的婆家。随着门口鞭炮纸屑的散尽,我也结束了第一次的姨家之行。这个村子,又恢复了它对于我的遥远。又过几年,八十年代初,姨家最小的孩子,得了重病,大姨携子在我们镇上求医,客居我家。每夜昏黄的油灯下,是母亲、大姨不寐的叹息,和躺在炕上奄奄待毙的表弟。那时候,看着大人们的表情,我有了一种敏感的恐惧。终于,五岁的表弟不治走了。然而凄惨还在继续,几个月后,大姨以幼子早丧之痛,也在盛年,过早的离开了人世。
姨夫老实得让人心疼,听不见他的叹息,看不到他的眼泪,中年丧妻丧子,留给他的是未成家的儿子,年迈的父母, 还有家徒四壁的饥寒。沉默是他抗争的唯一武器,肌骨之间那仿佛用不完的力气,支撑着风雨飘摇的这个家。亲戚们家境也都相差无几,贫穷,使得血肉亲情变得也极为苍白,在为糊口奔命的年代,亲友之间锱铢必较者比比皆是,纵有慷慨之心,杯水车薪难有大济。
好在中国的百姓于苦难,具有超乎寻常的承受能力。所有的艰辛在时间面前都慢慢融化,露出些许的缝隙。日子照样艰难,但是表兄已经成家,表姐都已出嫁,庄稼的收成日渐丰盈,虽然依旧不宽裕,然而门楣之间,已有欢言笑语断续传来,炕上孙辈牙牙学音,堂前叟妪粗蔬有养。东薛村也因了洪水的威胁,1976年规划村庄时,又迁居河东岸。
高考结束的那年夏天,我第二次踏进薛村,看望姨夫。十余载未出学堂,不曾有社会历练,十八岁的我,木讷少语。姨夫仍旧忙于农事,表兄则四处奔走,寻求致富的门径。村西跨河的大桥上,农人们匆匆而过,去打理他们的田畦,我呆呆而立,静静品味着这里与我彼此的陌生和距离。
此后的我游学胶东,羁旅海滨,寂寂一人,往来市肆,奔走衙斋,日日为稻粱谋。人在旅途,野店鸡鸣,青年的衣裳开始沾染着征尘。浮沉之间,慢慢霜华上鬓、皱纹在额,由青年而终于到了中年。中年的步履开始放慢,眼光开始回视,心头开始寻觅经行的道路。去国怀乡之思愈发浓烈。浓烈之时,常常将心闸打开,让其乘风搭梦,驰回故园。由此,再去薛村之情,切切发于心间。
当我再次踏上薛村的土地,时间已经跨越了二十二年。
人生至半,再回到这片故土,却不知自己是在梦里还是梦外。村路已经换成了水泥路面,四野的麦苗,碧绿如韭,在秋野里格外扎眼。玉米秸秆被随意堆在野外,已经失去了作为灶草的功能。马牛的踪影完全消匿,代之为各种型号的手扶拖拉机、三轮车和面包车。又一次站在村西的桥头,这座连接村人与外面世界的纽带,在暮秋时节,显得古朴凝重,栏杆上布满了印记岁月痕迹的青苔。小水河从桥下缓缓流过,河床不宽,水流柔顺的蜿蜒在里面,如同不愿见人的羞涩少女。高高的速生杨树遮蔽在河床上,针毡般的落叶铺满树底,使人感到秋天的沉稳和大地的厚重。
姨夫明显苍老了。花发满头,常年营作土地,满身尘屑。好在身体还硬朗,一人照管着四亩田禾,都是自己耕种收割。表兄一家办了个养鸡场,近年精心侍弄,规模可观。一家人未曾离开这块土地,几十年在艰辛中熬争,家事终于宽舒。此次借着表侄结婚时机,再次拜晤姨家,感觉时光虽逝去如许之多,但亲情一直在静静等候这种必然、必须的碰撞。是的,当我远远看见姨夫慢慢变大的身影,血管里的血液明显在升温,虽不能如孩童般奔跑而去,但是内心的澎湃早已形成一股滚滚的洪流。
姨家郑氏。但村里,还有古姓。几年前,在九仙论坛,突然看到“薛村东施”的名字。感性如我,那带着温度的“薛村”二字出现在荧屏时候,顿觉遥远的薛村一下子回归到了眼前。所有与薛村有关的人和事,对我来说都有着自然的亲近。她的文字一如薛村地里的庄稼和果实,朴素大方,而又闪动着阳光颜色。是的,薛村,两千多人的一个大村子,应该有这么一位女孩子以及她的文字与之匹配,使之免于沉沦不彰。
我们这些从土地中走出来的农家孩子,并没有在所谓的城市中扎根,因为我们的根系已经在几十年前的那个村子的土壤里立脚了。我们不适合被挪栽,那样我们只会水土不服。我们只能从父辈给我们的这个根系里不断汲取水分。我们做人做事,我们的乡音,我们的通讯线路里,无时无刻都充斥着故土的基调和信息。即便把我们的血液抽干了,只要基因还在,我们就不会被改变。这次薛村之行,有幸遇见了正巧回家办事的她。爽朗大气善良清新,与这块土地没有丝毫的隔阂和不适。我常说她不会曲笔,她的笔是直的,每一个字符,跳跃的是薛村,是土地,是父母乡亲。
一条河流能够掘通一种灵秀,一座山峰能够沉稳一种气蕴,一个村庄能够储藏一种沉积。村庄没有山峰河流的绕护,便没有空间的进退和时间的积聚,那样的村庄便缺少了一种勃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村庄是大地上最基本的单元,有这个坐标,我们的方向便不会迷失,无论我们如何的离开它。村庄的名字,是这个坐标最好的注释,是它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村庄,是浅陋干枯的。
当我用自己的灵魂去靠近一个村庄的时候,我分明能够听到村庄发自地下的声音。除了河流田野山丘屋舍林木,那些残垣断壁,那些碎屑的村事,都具有生命。
如果薛村一直叫做杏花村的话,我想它的历史,应该更加精彩,更加传奇,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可是它终究改作了今名。这也许是一种宿命,其中的奥秘无从解读。
在薛村东面不远,还有一个与杏花有关的村子,叫做红杏沟,村人以孙姓居多,那是我的姥姥家。
[i=s] 本帖最后由 水瓶 于 2011-11-16 18:08 编辑 [/i] [size=5]九仙山人关于薛村的故事写的真好,情深意切,这个两千多人的大村子的村史这么厚,几十年的变迁很具代表性。同时对古姓东施的赞美也恰到好处。我能首赏深感[/size][size=5]荣幸[/size]。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2#[/url] [i]水瓶[/i] [/b]
感谢水瓶前辈的鼓励。您对家乡的情意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虽然论坛近来比较冷清,但您一直坚守在这里,令我敬佩和感动。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1#[/url] [i]九仙山人[/i] [/b]
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村庄,我们的论坛都太需要这样的文字了。面对这样的文章我也只能简单的说一个“好”字了。
真美!美丽的村庄,美丽的西施。 希望下次来访“鲜花盛开的村庄”——罗家丰台。呵呵!
[quote]回复 九仙山人 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村庄,我们的论坛都太需要这样的文字了。面对这样的文章我也只 ... [size=2][color=#999999]xmcz 发表于 2011-11-16 21:39[/color] [url= 网站链接 ][img] 网站链接 [/img][/url][/size][/quote]
我只是抛砖引玉,期待xmcz弟能够把家乡的风土人情更好的总结起来,传承下去。
[quote]真美!美丽的村庄,美丽的西施。 希望下次来访“鲜花盛开的村庄”——罗家丰台。呵呵! [size=2][color=#999999]梅竹 发表于 2011-11-17 08:36[/color] [url= 网站链接 ][img] 网站链接 [/img][/url][/size][/quote]
罗家丰台的美丽风光,早就通过梅竹的镜头展示给了我们,但是一直没有近距离欣赏。在我的心中,那是一个桃花源式的地方,不光景色,还有善良淳朴的人们。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quote]罗家丰台的美丽风光,早就通过梅竹的镜头展示给了我们,但是一直没有近距离欣赏。在我的心中,那 ... [size=2][color=#999999]九仙山人 发表于 2011-11-17 09:23[/color] [url= 网站链接 ][img] 网站链接 [/img][/url][/size][/quote]呵
呵呵,一言为定!
[quote]真美!美丽的村庄,美丽的西施。 希望下次来访“鲜花盛开的村庄”——罗家丰台。呵呵! [size=2][color=#999999]梅竹 发表于 2011-11-17 08:36[/color] [url= 网站链接 ][img] 网站链接 [/img][/url][/size][/quote]
罗家丰台/于家丰台
是我心牵梦绕的地方。
[quote]罗家丰台/于家丰台 是我心牵梦绕的地方。 [size=2][color=#999999]金牛栏主人 发表于 2011-11-18 11:17[/color] [url= 网站链接 ][img] 网站链接 [/img][/url][/size][/quote]
呀!文艺先生看来对罗家丰台/于家丰台很熟悉啊!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10#[/url] [i]梅竹[/i] [/b]
这个地方在哪里?
[i=s] 本帖最后由 水瓶 于 2011-11-19 11:05 编辑 [/i] [size=5]谢谢九仙山人对我的鼓励。众人拾柴火焰高!梅竹家在罗家丰台,以后有机会去找你玩。这个村名我可是在四十九年前就知道了。那时五级一班班长孙振海在班里活跃得很,所以同学们都知道街头公社罗家丰台。[/size]
姨去亲情仍在,难得。 记忆中,五莲到处是杏花村呢。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1#[/url] [i]九仙山人[/i] [/b]
每年回去薛村都会有惊喜和收获,今年的惊喜就是遇见了九仙山人,收获了这篇好文章。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10#[/url] [i]梅竹[/i] [/b]
遗憾的是没去过。只因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早有耳闻。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5#[/url] [i]梅竹[/i] [/b]
去街头是一早就计划了的,没有想到有了些意外插曲,所以就和姐姐失约了,明年一定去游山,赏水,看美人。
回复1#九仙山人 下次相聚,我们一起前去罗家丰台,那里有赏不尽的美景,品不完的美味,我的老同学今年就期待着,她的期待之情火一样热烈着呢!
[quote]回复 梅竹 遗憾的是没去过。只因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早有耳闻。 [size=2][color=#999999]金牛栏主人 发表于 2011-11-20 18:46[/color] [url= 网站链接 ][img] 网站链接 [/img][/url][/size][/quote]
呵呵,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诸先生一定要来罗家丰台/于家丰台看看哟!
[quote]回复 梅竹 去街头是一早就计划了的,没有想到有了些意外插曲,所以就和姐姐失约了,明年一定去游 ... [size=2][color=#999999]薛村东施 发表于 2011-11-20 21:01[/color] [url= 网站链接 ][img] 网站链接 [/img][/url][/size][/quote]
啊呀,我的西施妹妹,没有关系的,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下次吧,我相信我们总有机会相见的,祝你快乐!
[quote]回复1#九仙山人 下次相聚,我们一起前去罗家丰台,那里有赏不尽的美景,品不完的美味,我的老同学今年就期 ... [size=2][color=#999999]李正岩 发表于 2011-11-21 10:55[/color] [url= 网站链接 ][img] 网站链接 [/img][/url][/size][/quote]
呵呵,李先生好好组织老乡们来吧,等游完“鲜花盛开的村庄”,再来“又一村酒楼”,尝尝我做的“鲜豆腐”,品品我们的“北京果木烤鸭”,喝一瓶我自酿的葡萄酒,吃一张香酥可口的大油饼。最后喝一碗用神奇的平山水冲泡的本地绿茶,叙一叙我们老乡之间的浓浓情谊,呵呵!期待着你们的到来。
回复20#梅竹 还没有等你说完,心就醉了!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21#[/url] [i]李正岩[/i] [/b]
大哥,明年无论如何都要去又一村酒楼吃美味去啊,把今年的遗憾补回来。
回复22#薛村东施 一定去,去又一村酒楼吃美味,去鲜花盛开的村庄尽情畅游!
欢迎光临,呵呵!
文章真好!山人思绪中流淌的是串串珠玑,粒粒珍珠。哪一日再相聚,畅叙幽情。
无巧不成书,两位在外地的网友,偶然在薛村相遇,九仙论坛功不可没。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26#[/url] [i]膏泽人[/i] [/b]
是呀大叔,我们那天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论坛,感谢论坛老乡们。
绻绻故乡亲情 令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