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本帖最后由 金牛栏主人 于 2012-1-31 08:33 编辑 [/i]
[font=楷体_GB2312][size=3][size=4][size=4][size=4][size=5]
在家乡把在春节过后走亲访友叫“出门”。
除夕过后,从正月初二各家就开始了出门的活动,早上一起来就听见村头不时有放鞭炮的声音,那一般是有磕新头的。嗑新头是指结婚后第一年女婿和媳妇一起走丈人家。这天丈母娘家这天格外热闹,忙的团团转,张罗着迎接闺女和新女婿的到来。为招待好新女婿丈人家颇费心机,首先菜需要上十大碗,通常情况下还要找一位村里酒量大,见多识广的人做陪客。新女婿这天是也蛮有压力的,面对丈人家的人不但要满脸堆笑还得应对陪客的劝酒和刁钻的提问,尤其是连襟多的,相互之间在学问、生活等方面,水平若有差距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就更大,所以从很早时候就流传许多例如:出诗答对卡壳、新女婿尴尬闹笑话的事情。
过年出门除了磕新头的接下来就是走老娘家,舅家,姨家,姑家,朋友家,陆陆续续出门活动得持续到初八九。
那时出门到单家走亲戚家就背箢子,要是去同村两家亲戚就挑箢子。箢子里拾掇上饽饽,有时还放上些香油果子(油条)或饼干,然后用包袱盖住并将包袱两头系紧反窝在箢子沿下。小孩子听说大人要出门,穿着过年的新衣服高兴的一蹦一跳地跟在大人后面。
由于受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差的影响,在整个出门的过程中自然就发生了一些令人忍俊不禁而又深思的话题:
1.拾箢子
出门前就先准备好箢子和包袱,出门箢子盛东西要满,箢子要是不满怕让人看了笑话。如果家里的饽饽或其它东西多,出门家数少,箢子就装的特别满。还有的家庭用来出门的东西不宽余,在出门拾箢子的时候将饽饽立着放在箢子里。有时本身就凑不够一箢子,在箢子里也就多半满,那么就将包袱绷地紧紧的,到底盛了多少表面上也看不出来。
还有的人家为了省事将刚到自己家里的亲戚手中接过来的箢子原封不动地再转走自己的其它亲戚,由于有些亲戚都是相关连的,结果在当时就发生过箢子经过几家转手后又回到自己家的奇巧事。
为了出门,本来过年蒸的光洁饱满的大饽饽被连续使用,到最后出完门后全部风干的开裂炸花了。
2.吃饭:
家里来了客,招待的心意是盛情的,为了让客实落,每家都是将桌子按在里间炕上,吃饭都得脱鞋,盘腿座在炕上。但由于受当时家境状况的制约,做菜时有时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的事来。
那时普遍使用陶瓷碗盛菜上桌,碗的数量是有讲究的,还必须是双数。一般是四个碗,六个碗,八个碗,最高级别是十个碗,号称十大碗。客人到家正常情况下是六碗或八碗,太少了也是怕亲戚笑话,日后落下话柄。所以尽管家里菜肴虽然不多那也得凑出个数来。猪肉是年三十早上已煮好了的,再就是丸子及炸货,炸货就是裹了厚厚面糊的炸肉、炸鱼。炸肉也多是肥肉切成细条状,炸鱼就是从社里买的鳞刀鱼切成小段。因为那时还没有蔬菜大棚,青菜极其稀罕,充其量也就是白菜,菠菜,芹菜,萝卜等普通常见的几样。炒菜时碗里多数是菜,为数不多的肉和炸货放在最上面,有的人家甚至碗里炸货下面垫的是生白菜帮。所以当时出门吃饭叨菜的时候忌讳筷子在碗里翻弄,没准就会露陷,客人一般也心照不宣地只吃自己跟前的菜,肉都很少吃,因为主人把这顿剩下的肉挑出来,待下次来客时还要再添菜上桌。
那时每逢家里来了客,小孩子一般是不让上桌的,有时候小孩子只能倚在门框上看着大人们吃喝,待家里的客走了以后才能吃残汤剩菜,也就是当时说的吃碗底盘。
3.压岁钱:
过年小孩跟着大人到亲戚家出门会得到压岁钱,当时多数情况下也就是两毛钱,五毛钱。一次能给到一块钱的情况极少,有给一两块钱的得是亲戚家的人有闯外的才行,那时闯外的人是指闯东北的和在厂里当工人的。即使这样小孩等出完过年门攒下来的钱不过是在十几元左右,孩子得到了压岁钱都高兴的不得了,把攒好的压岁钱小心翼翼地放到一个自以为隐蔽安全的地方,隔上一两天就拿出来看一看,数一数,就是舍不得花。尽管压岁钱孩子用心藏匿,但最终数量越来越少或干脆没有了。耶?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压岁钱都是父母趁孩子不注意拿着花了,过后编个慌话就对孩子讲就说钱是让老鼠拉走了或让来村里耍堂野的人(即表演杂耍的)给搬运走了。经大人们煞有介事地这么一描述,最后孩子还真信以为真,时间长了也就不再掂记着那压岁钱了。
在百姓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的年代,虽然人们物质短缺,省吃俭用,但也都是爱要面子的,谁家也不会当面笑话谁家。
家乡的人们心底是善良的,民风是淳朴的,春节是快乐的。[/size][b][/b][/size][/size][/size][/size][/font]
[i=s] 本帖最后由 水瓶 于 2012-1-31 11:12 编辑 [/i] [size=5]金牛栏主人把过年、串亲戚、做客、压岁钱描述的太生动了。我是边笑边读完的。希望把如今老家过年和走亲戚的事儿写一些。
让我们似乎又回到了童年。谢谢金牛栏主人老乡!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1#[/url] [i]金牛栏主人[/i] [/b]
这些美好经历感觉离我们很遥远了。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1#[/url] [i]金牛栏主人[/i] [/b]
真实生动,惟妙惟肖。还记得自己还不到上学年龄,就跟着哥哥姐姐们背着箢子走亲戚,有说有笑地步行十几里路,不以为苦。感觉那时的孩子们也很能干。呵呵
[b]回复 [url= 网站链接 ]4#[/url] [i]薛村东施[/i] [/b]
别梦依稀咒逝川,童年欢乐已去远。
那時出門大人都囑咐吃肉要吃肥的﹐又香又Kao Lao人。現在的孩子見了帶點肥的五花肉都奇怪地問﹐“怎麼還有肥的。”